林巧稚:爱病人胜于爱自己
林巧稚(1901-1983),医学家。195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唯一女学部委员(院士),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新中国成立之后,林巧稚感到欢欣鼓舞,她在短文《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中写道:“协和的窗户打开了,竖起了五星红旗……我们为祖国伟大的进步感到光荣骄傲。”她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了新中国的医学事业中。她经常带领医务人员深入农村、城镇考察妇女和儿童的疾病;为了降低我国新生婴儿死亡率,防治妇女宫颈癌,她撰写了妇幼卫生科普通俗读物《家庭卫生顾问》等书,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为了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林巧稚邀请有关专家座谈,终于创造出用脐静脉换血的医疗方法,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在临床上,林巧稚把帮助妇女生产和护理,变成了一门精湛的艺术。
由于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林巧稚病倒了。这位毕生都在为保障妇女儿童健康而奋斗的医学家躺在病床上依然没有停止工作。林巧稚开始记录自己一生的医学实践探索心得--《妇科肿瘤》。整整耗时4年,她终于完成了这部50万字的专著。然而书完成了,林巧稚却走了。
林巧稚曾说:“我一生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这些哭声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奇妙,感受到作为医生的自豪,也体会到了作为母亲的快乐。”
为了倾听这美妙的声音,为了她深深爱着的妇产事业,她放弃了婚姻、家庭和作为母亲的权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践行了“爱病人胜于爱自己”的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