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牛:外国人能干的 中国人也一定能干
中国工程院2013年的51名新院士是从560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的,平均年龄56.9岁,出生于1961年,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浙江省特级专家、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工作的杨小牛算是比较年轻的院士。
在杨院士的办公室里,挂了不少珍贵的照片,这些照片承载了他的荣耀:两次踏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三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得第三届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等国家级个人荣誉……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杨小牛一直坚守的国防梦。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个国防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研究所。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在特种通信专业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比发达国家迟了整整30年。“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干!”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杨小牛坚持不懈地工作在科研一线,带领科研人员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科研任务,站在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有力地推动了三十六所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说说很容易,但搞科研真的很苦。”有时为了研发,杨小牛几乎废寝忘食,没日没夜地干。有一次,为了对一项新技术进行检测,他一直忙碌到凌晨,爱人到处找他也找不到,最后在车里找到了他。
杨院士说,他睡眠质量很差,经常躺在床上半天睡不着。如果碰到科研任务,就更睡不着了。“有一次,连续三四个晚上睡不着觉,最后只好服用安眠药。只要眼睛一睁,满脑子都是研发的事。”
正是这样的执著,让一个个“首次”的传奇在杨小牛身上诞生——首次提出并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宽带数字接收机;首次提出低截获概率信号拼接解调解决方案;首次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新一代体系结构和“软件星”概念;首次提出“信号战”、“比特战”思想……
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还必须坚持创新。“要喜欢干别人不喜欢干的事,干别人干不了的事。”杨院士说,创新有时很难,“特别是国外都没有干的事,我要干,很多人就不认同。”他打开由他撰写的国内第一本软件无线电专著《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欣慰地说:“这本书被引用3000多次,这在行业内罕见。但我刚开始提出软件无线电的理论时,不少国内外专家就不看好。”
在杨院士看来,随着移动通讯的不断升级,软件无线电的发展是今后的必然趋势。“今后只要在软件方面进行升级即可,而不用去重复建设机站等,这样可以节省很大的开支。”
如今,杨小牛带领创新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高峰,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随之茁壮成长。
|